杨佳是我们九三人的骄傲。
重读杨佳时隔十年。
十年磨一剑。杨佳用自己的自强不息为所有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打造了一把希望之剑,让厄运逆转;杨佳用她的乐观为所有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筑起希望的灯塔,让黑暗退却。
第一次读杨佳,是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播放杨佳的事迹:15岁进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4岁获美国哈佛大学MPA学位,杨佳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让我羡慕和嫉妒; 29岁,一个女人的花样年华,她却患上了“黄斑变性”的眼疾而不幸失明,家庭破碎,她的不幸让我揪心而难过;当她以坚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克服重重困难,重返讲台,组织科研项目,参加外事活动,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成为哈佛唯一一位华裔女博士,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我为杨佳感动而喝彩!
在此后的岁月里我不止一次读杨佳,虽然总是匆忙间边走边读,虽然时常是支零破碎的读,但每一次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杨佳的名字,我获取的不只是温暖,还有内心深处默默向上的精神力量,杨佳的坚强和乐观,点燃了自己突围平庸的梦想。
多年来,每当身处困境,我总会想起杨佳温暖的笑容,优雅的举止,想起她穿越黑暗,把希望和光明带给人间;每当身处困境,总会想起她的话语:“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
我不止一次把杨佳的话语写在自己日记本的扉页,写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摔倒,可以101次站起来!
2010年,就在自己为加入民主党派而抉择时,偶然在九三学社中央网站再一次读到了杨佳的事迹,应该说是在杨佳事迹的感召下,我加入了九三学社。此后,杨佳成为我身边的榜样,成为我做人做事的标杆。2011年,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做出向杨佳同志学习的决定后,自己以一个九三学社社员的身份重读我的社友,我的大姐,我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九三这个光荣的集体的自豪和温暖。这一次,我以自家人无比怜爱的目光,在敬仰中重读杨佳,从她的少女时代读起,读她求学的艰辛,读她失明后如何牵着父母的手像个孩子般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读她如何在老父亲的搀扶下挤地铁、坐公交,辗转到教室教书。这一次,我在理性的思索中重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超越,让黑暗退却》,重读《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重读《中国妇女报》文章《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次又一次观看杨佳事迹报告会视频……。无数次,我通过百度搜索“杨佳”这个充满爱和圣洁的名字,集中阅读了关于杨佳的无数篇文章,从2011年白雪皑皑的冬夜读到2012春暖花开的黎明,我的灵魂接受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在这个和煦的春日我感到久违的春风拂面,自己心灵的篱笆开始萌生新的花蕾。
2012年春节,走亲访友之时,我给身边的每一位亲友不厌其烦的介绍杨佳,无比自豪的展示自己作为九三人的荣耀。总是推荐丈夫读杨佳如何贪婪的工作,学习她的敬业;总是让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读杨佳如何惜时如金,学习她的苦读精神。常常在不自觉间,杨佳成为我们家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杨佳的精神成为我们家2012早春时节的风信子,传递着温暖,希望和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杨佳大姐的精神于我,如影相随十余载。我会提醒自己时时像杨佳大姐一样,“娥眉淡扫,发髻轻挽”, 趁春色尚早,优雅的上路,在她的感召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九三这个光荣的集体添彩!